zhèng

布政


拼音bù zhèng
注音ㄅㄨˋ ㄓㄥˋ

繁体佈政

布政

词语解释

布政(佈政)[ bù zhèng ]

⒈  施政。

⒉  布政使的省称。

引证解释

⒈  施政。

《左传·成公二年》:“《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
《史记·孝文本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布政垂惠而万邦协和。”

⒉  布政使的省称。参见“布政使”。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那 朱四府 乃 山东 人氏,父亲 朱布政 与 邵爷 却是同年。”

国语辞典

布政[ bù zhèng ]

⒈  施行政教。

《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菑,以诫不治。」
《文选·钟会·檄蜀文》:「布政垂惠,而万邦协和。」

分字解释


※ "布政"的意思解释、布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可惜都被鳌山卫以及浮山所的各层军官,还有即墨县、莱州府甚至是山东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各级官员霸占了,又有兵备道的各级官员分一杯羹。

2.礼部尚书那数万字的慷慨激昂,一下子将浙江全省上至巡抚、布政使,下至知州、知县参了个够,仔细计算下来,浙江全省有半数以上官员要被撤职查办。

3.虽说沐天波确实有点感觉天高皇帝远,但是除了殴辱布政使唐勳外,沐家并没有什么过失。


AI解释


词语“布政”的意思:

“布政”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公布政令,即政府或官员宣布实施的政策或法令。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布政”可能被解释为“宣布政令,施行政治”。

出处:

“布政”作为一个词语,其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尤其是在描述官员执行政令或宣布政策的场合。

同义词:

宣政

施政

行政

反义词:

弃政

放任

懒政

相关词语:

政令

政策

施政方针

政务

政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布政”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不多,但可以想象一些与古代官员宣布政策、施行政治相关的传说或故事。

造句: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新上任的市长决定亲自布政,向市民详细介绍即将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