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òng bīng
注音ㄉㄨㄥˋ ㄅ一ㄥ
⒈ 宋乡兵之一。以峒人壮丁编组而成。
⒈ 宋 乡兵之一。以峒人壮丁编组而成。
引《宋史·蛮夷传三·广源州》:“至和 初, 余靖 督部吏 黄汾、黄献珪、石鑑 、进士 吴舜举 发峒兵入 特磨,掩袭之,获 阿儂 及 智高 弟 智光 、子 继宗、继封。”
词语“峒兵”的意思:
“峒兵”指的是居住在湖南、广西等地山区的一种民间武装力量。他们通常由当地的农民、猎户等组成,擅长山地作战,装备简陋但作战勇猛。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收录“峒兵”这个词语,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峒”指山洞,“兵”指士兵,可以理解为在山洞中居住的士兵。
出处:
“峒兵”这个词语最早见于明末清初的一些文献,如《明史·广西志》等。
同义词:
山兵、洞兵、峒人兵
反义词:
正规军、城兵
相关词语:
峒人、峒山、峒岭、峒中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峒兵”的故事有很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关于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与峒兵合作的故事。相传,李自成曾派遣使者前往湖南,招募峒兵加入起义军,共同反抗明朝统治。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抗日战争时期,峒兵凭借其高超的游击战术,为我国抗击日军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