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uó mù
注音ㄓㄨㄛˊ ㄇㄨˋ
⒈ 洗涤。比喻风化所被。
⒈ 洗涤。比喻风化所被。
引汉 扬雄 《剧秦美新》:“厥被风濡化者,京师沉潜,甸内匝洽,侯卫厉揭,要荒濯沐。”
词语“濯沐”的意思:
“濯沐”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洗涤、沐浴,常用来比喻修养身心或洗涤污垢。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濯”字条下有“濯沐”一词,解释为“洗涤,沐浴”。
出处:
“濯沐”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蓼莪》:“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彼采兰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彼采兰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里的“濯”字,即指洗涤、沐浴。
同义词:
沐浴、洗涤、澡浴、沐浴更衣
反义词:
污秽、肮脏、污垢
相关词语:
沐浴更衣、濯清涟、澡身浴德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濯沐”一词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较少出现,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因母亲病重,回家守孝,期间多次提到“濯沐”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清净和洗涤。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决定在周末去山间小溪濯沐身心,以求得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