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ǒngzhì

统制


拼音tǒng zhì
注音ㄊㄨㄥˇ ㄓˋ

繁体統制
词性动词


统制

词语解释

统制[ tǒng zhì ]

⒈  辖制,统领管制。

经济统制。

control;

引证解释

⒈  统领制约。

唐 李德裕 《授张仲武招抚回鹘使制》:“崇以夏官之秩,委其统制之权,当竭一心,敬兹休命。”
《旧唐书·韩滉传》:“议者以 滉 统制一方,颇著勤绩,自幼立名贞亷,晚途政甚苛惨。”
宋 苏辙 《西南夷论》:“古者九夷八蛮无大君长,纷纷籍籍不相统制。”

⒉  官名。 北宋 于出师作战时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辖诸将。至 南宋 建炎 初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为职官名。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见《宋史·职官志七》。 元明 不置此职。 清 末统辖一镇的军事长官也称统制。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先是 錡 遣前司策应右军统制 王刚 等间以兵数百渡 淮,金 人退却,官军小胜。”

⒊  集中控制。

邹韬奋 《萍踪忆语》四:“他们的触角且深入到零售商业的旧机构里去,也一古脑儿包括在他们的统制之下。”
续范亭 《乱弹琴》诗之二:“我要说什么,抗战与统一。统一非统制,抗战要团结。”

国语辞典

统制[ tǒng zhì ]

⒈  统治、管辖。

《新唐书·卷一四一·高霞寓传》:「霞寓虽悍,而寡谋,统制尤非所善,始引兵趋萧陂,战小胜。」

控制

⒉  职官名。宋置,以总辖诸将。元明不置。清末称各镇镇统为「统制」。

分字解释


※ "统制"的意思解释、统制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样一支负有重任的骑军,其统制严相公竟然在这微妙时间出现在北部的宁夏城,不由得吴茗和姚琥两人心里浮想联翩。

2.晋江磁灶传统制陶工艺历史悠久,为让手工制陶技艺得到更好传承,晋江磁灶镇岭畔村专门设立了一个制陶吧,邀请村里制陶艺人免费教孩子们手工制陶技艺。

3.“联邦?自治乎?地方分权乎?中央集权乎?内阁制?总统制?委员制?*裁制?”他考虑着将要行宪。

4.由于芜湖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米市,稻米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首当其冲成为日军抢劫和统制的对象。

5.杨将军,你不愧是朕亲自挑选的御前卫大统制,朕看得是眼花缭乱,你却洞察秋毫,看得一清二楚,好,好啊。


AI解释


词语“统制”的意思:

“统制”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统辖;管辖。如:军事统制。

2. 统治;管理。如:经济统制。

3. 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如:统制军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统制,一曰统辖,二曰统治,三曰统一指挥。”

(注:《康熙字典》为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其中对词语的解释较为全面。)

出处:

“统制”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左传》等古代文献,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使统制诸侯,以尊王室。”

同义词:

统辖、管辖、统治、管理、调度、指挥等。

反义词:

分散、松散、无序、混乱等。

相关词语:

统帅、统领、统率、统一、调度、指挥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学中,“统制”一词常与军事、政治等题材相关,如一些网络小说中的军事统制、经济统制等情节。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统制,提高了粮食产量。

2.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队实行了严密的军事统制,有效地抵御了日军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