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ōu

东瓯


拼音dōng ōu
注音ㄉㄨㄥ ㄡ

繁体東甌

东瓯

词语解释

东瓯[ dōng ōu ]

⒈  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⒉  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时于此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

⒊  古星座名。

引证解释

⒈  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 越王 勾践 的后裔。分布在今 浙江省 南部 瓯江、灵江 流域。其首领 摇 助 汉 灭 项羽,受封为 东海王,因都 东瓯 (今 浙江省 温州市 ),俗称 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⒉  温州 及 浙江省 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 东晋 时于此置 永嘉郡,隋 废, 唐 时曾复置。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东甌 之木, 长洲 之林,梓豫虽多,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华屋之弘丽也。”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境接 东甌,地邻 南越。”
唐 顾况 《永嘉》诗:“东甌 传旧俗,风日江边好。”

⒊  古星座名。甌,亦作“区”。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宋史·天文志四》:“东甌五星在翼南,蛮夷星也。”

分字解释


※ "东瓯"的意思解释、东瓯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东瓯”的意思:

“东瓯”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指的是今天的浙江省温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在古代文献中,它有时也指代整个温州地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东瓯”的解释是:“东瓯,地名,在今温州。”

出处:

“东瓯”这一地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史记》中就有记载,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东瓯,越之别国也”的表述。

同义词:

瓯越、东越、温越

反义词:

无明确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东瓯相对的其他地区名称。

相关词语:

瓯江、温州、越国、东瓯国、瓯越文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东瓯国是古代越族的一支,因地处东南沿海,故称“东瓯”。在网络上,有关东瓯的故事和传说较少,但东瓯国的历史和文化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如《东瓯杂记》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东瓯的山水之美,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