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

吏员


拼音lì yuán
注音ㄌ一ˋ ㄩㄢˊ

繁体吏員

吏员

词语解释

吏员[ lì yuán ]

⒈  泛指大小官员。

⒉  指地方官府中的小官。

引证解释

⒈  泛指大小官员。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

⒉  指地方官府中的小官。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
《水浒传》第十八回:“茶博士指着道:‘今日直日的押司来也。’ 何涛 看时,只见县里走出一个吏员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恶章攀桂》:“淮扬道 章攀桂,以吏员起家。”

国语辞典

吏员[ lì yuán ]

⒈  佐治的小吏。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

分字解释


※ "吏员"的意思解释、吏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吏员在汉代行政信息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行政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代实现社会控制的重要保障。


AI解释


词语“吏员”的意思:

“吏员”是指在国家机关或政府部门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员或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文书处理、档案管理、行政事务等工作。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吏”字的本义是指官府中的低级官员或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员。“员”字则泛指担任某种职务的人。因此,“吏员”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担任官府职务的官员或工作人员。

出处:

“吏员”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它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特别是在明清两代的官方文献和文学作品里。

同义词:

官吏

文职

官员

公务员

反义词:

臣民

平民

百姓

民众

相关词语:

官职

官场

官僚

文书

行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吏员”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古代的“官场故事”中常常有关于吏员如何通过巧妙的文书处理和人际交往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或解决问题的情节。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一个聪明的吏员通过巧妙地处理公文,成功地帮助了他的上司解决了棘手的案件,因此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