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目


拼音tī mù
注音ㄊ一 ㄇㄨˋ

剔目

词语解释

剔目[ tī mù ]

⒈  剜出眼珠。《新唐书·列女传·房玄龄妻卢》:“玄龄微时,病且死,诿曰:'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后人。'卢泣入帷中,剔一目示玄龄,明无它。”后用以为对丈夫忠贞不二的典故。

引证解释

⒈  剜出眼珠。

《新唐书·列女传·房玄龄妻卢》:“玄龄 微时,病且死,諉曰:‘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后人。’ 卢 泣入帷中,剔一目示 玄龄,明无它。”
后用以为对丈夫忠贞不二的典故。 明 无名氏 《玉环记·逼女更夫》:“今虽不及剔目断臂之贞廉,亦可守事亲敬夫之道理。”
《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亚仙 闻唱,知是 郑郎 之声,收留在家,綉繻裹体,剔目劝读,一举成名,中了状元, 亚仙 直封至一品夫人。”

分字解释


※ "剔目"的意思解释、剔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剔目”的意思:

“剔目”是指眼睛明亮、有神,常用来形容人的眼神锐利,能够洞察一切。在现代汉语中,有时也用来形容人专注地看,聚精会神地观察。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剔”字有两个解释,一是指拔除,二是指挑出;而“目”字是指眼睛。所以“剔目”在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用手指拨开眼睛,使其更加明亮或清晰。

出处:

“剔目”这个词语在古籍中并不常见,没有明确的出处。

同义词:

睛明

神采奕奕

眼明手快

反义词:

目涩(眼睛模糊不清)

目瞪口呆(形容惊讶或发呆的样子)

相关词语:

剔透

剔除

剔牙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剔目”在古籍中并不常见,所以没有与之相关的广泛流传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剔目注视着远方,仿佛在寻找那个曾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