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áo jī
注音ㄔㄠˊ ㄐ一
繁体朝飢
⒈ 亦作“朝饥”。
⒉ 早晨空腹时感到的饥饿。
⒈ 亦作“朝饥”。早晨空腹时感到的饥饿。见“朝飢”。
引《诗·周南·汝坟》“惄如调飢” 汉 郑玄 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飢之思食。”
飢, 马瑞辰 通释:“《韩诗》及《説文》 二徐 本作‘饥’。”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登峻则望远以忘百忧,临深则俯擥以遗朝飢。”
唐 杜甫 《述古》诗之一:“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开壚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飢。”
词语“朝饥”的意思是早晨饥饿,通常用来形容早晨时分感到饥饿的状态。
康熙字典解释:
朝饥,见《广雅·释诂三》:“朝饥,饥也。”即早晨饥饿的意思。
出处:
《广雅·释诂三》
同义词:
早晨饥饿
朝食不足
朝饿
反义词:
饱腹
饱食
相关词语:
朝食
饥饿
饥饿感
饥饿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没有特别著名的故事或典故与“朝饥”直接相关,但“朝饥”一词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早晨时分感到饥饿或者生活困苦的人。
造句:
他每天早晨起床后都会感到朝饥,于是便开始了一天的早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