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éng

能吏


拼音néng lì
注音ㄋㄥˊ ㄌ一ˋ

能吏

词语解释

能吏[ néng lì ]

⒈  能干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能干的官吏。

《汉书·张敞传》:“望之 以为 敞 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
唐 杜甫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宋 陆游 《书<空青集>后》:“始为家贤子弟,中为时胜流,晚为能吏。”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娄典名郡,亦曰能吏,反復好乱,终陨其祀,述《王敬则列传》。”

国语辞典

能吏[ néng lì ]

⒈  有才能的官吏。

《汉书·卷七六·张敞传》:「望之以为敞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
《新唐书·卷一四七·李叔明传》:「东都平,拜洛阳令,招徕遗民,号能吏。」

分字解释


※ "能吏"的意思解释、能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AI解释


词语“能吏”的意思:

“能吏”是指有才能、能力强的官吏。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政务管理、执法司法等方面表现出色、能力出众的官员。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能”字有才能、能力之意,“吏”字指官吏、官员。因此,“能吏”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应是指有才能的官吏。

出处:

“能吏”这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一个由“能”和“吏”两个单独的词语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用于形容具有才能的官员。

同义词:

才吏、贤吏、能干官吏

反义词:

庸吏、无能之辈、昏官

相关词语:

贤能、才干、政绩、清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直接与“能吏”相关,但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的一些著名能吏,如唐代名臣魏征,他以其直言敢谏、才干出众而著称。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能吏在处理案件时总是能迅速准确地找出问题的关键,深受百姓的信赖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