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ò

藜藿


拼音lí huò
注音ㄌ一ˊ ㄏㄨㄛˋ

藜藿

词语解释

藜藿[ lí huò ]

⒈  指粗劣的饭菜。

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inferior meal;

⒉  (藜藿——吃野菜。动用)

引证解释

⒈  藜和藿。亦泛指粗劣的饭菜。

《韩非子·五蠹》:“糲粢之食,藜藿之羹。”
《文选·曹植<七启>》:“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刘良 注:“藜藿,贱菜,布衣之所食。”
明 王宠 《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我辈饱藜藿,散发从 箕 潁。”
闻一多 《奇迹》诗:“这心是真饿得慌,我不能不节省点,把藜藿权当作膏粱。”

⒉  指贫贱的人。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十一:“藜藿应见弃,势位乃为亲。”

国语辞典

藜藿[ lí huò ]

⒈  一般百姓所吃的野菜。

《墨子·鲁问》:「短褐之衣,藜藿之羹。」
《聊斋志异·卷二·阿宝》:「蓬茆而甘,藜藿不怨。」

分字解释


※ "藜藿"的意思解释、藜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藜藿”的意思:

“藜藿”是指古代贫贱者所食的野菜,特指藜(lì)和藿(huò)两种,常用来比喻贫穷或粗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藜”解释为一种草本植物,其叶可食用;“藿”解释为一种香草,其叶也可食用。两者并称,指代粗劣的饭菜。

出处:

“藜藿”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小雅·蓼莪》篇,原文中有“藜藿之食,莫不毕至”的句子。

同义词:

粗食、野菜、蔬食

反义词:

美食、佳肴、山珍海味

相关词语:

藜羹、藿菜、蔬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藜藿”的故事不多,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贫贱生活的描述,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理想生活,其中提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问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摆脱了藜藿之食的生活,过上了富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