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ǐng lì
注音ㄐ一ㄥˇ ㄌ一ˋ
繁体警勵
⒈ 亦作“警厉”。
⒉ 告戒勉励。
⒈ 亦作“警厉”。告戒勉励。
引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臣伏度圣心,必不以为谋虑深长,可委以栋梁之任,将以其无所避忌,欲以警厉羣臣。”
《旧唐书·张建封传》:“建封 又献诗一篇,以自警励。”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潘良贵 ﹞晚年力量尤凝定。 秦檜 势正炎炎,冷处一角,笑傲泉石,作《三戒説》,深以在得之规,痛自警励。”
梁启超 《新民议·叙论》:“使国民知受病所在,以自警厉。”
词语“警励”的意思:
“警励”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警醒、激励,常用来形容通过某种方式使人警觉或奋发。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警励”可能被解释为通过警告或激励来使人保持清醒或奋发向上。
出处:
“警励”这个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在具体的出处上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
同义词:
警醒
激励
鼓舞
催促
反义词:
懒惰
消沉
懒散
沉溺
相关词语:
警告
鼓舞人心
奋发有为
振奋精神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警励”本身不是一个常见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名言警句或者历史故事中的情节,例如古代帝王通过颁布教诲或惩罚来警励百姓或将士。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警励全厂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厂方决定举办一次技能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