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bǐng

民柄


拼音mín bǐng
注音ㄇ一ㄣˊ ㄅ一ㄥˇ

民柄

词语解释

民柄[ mín bǐng ]

⒈  对臣民的赏罚之权。

引证解释

⒈  对臣民的赏罚之权。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既有利权,又执民柄,将何惧焉?”
杜预 注:“赏罸为民柄。”

分字解释


※ "民柄"的意思解释、民柄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民柄”的意思:

“民柄”一词在汉语中指的是民众手中的权力或者民众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它强调的是民众对国家政治决策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民柄”的解释可能涉及民众权力和监督的方面,但具体的解释内容需要查阅《康熙字典》原文。

出处:

“民柄”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它可能源于古代文献或政治理论著作,用以描述民众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义词:

民权

民力

民众力量

反义词:

官柄

官权

官力

相关词语:

民主

民主监督

民主制度

民众参与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民柄”是一个较为学术和政治性的词汇,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较少。但可以想象,与“民柄”相关的典故可能涉及民众通过集体行动影响政治决策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新时代,加强民柄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这个句子强调了在现代社会中,加强民众权力和监督机制的重要性,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