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zhěng

严整


拼音yán zhěng
注音一ㄢˊ ㄓㄥˇ

繁体嚴整
词性形容词

严整

词语解释

严整[ yán zhěng ]

⒈  严肃整齐(多指队伍),纪律严明,着装整齐。

军容严整。

in neat formation;

引证解释

⒈  指(队伍)严明整齐。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 冯异 ﹞与诸将相逢,引车避之,士卒不得争功,进止皆有旗帜,号为严整。”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骑军徐进,部伍严整。”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我军闻其节制严整,军行皆持鹿角,止即成阵。”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除了巨匠,还要有千百万的群众,千百万群众严整的队伍和他们的活泼、勇敢。”

⒉  严肃;严格。

《南史·程文季传》:“文季 临事谨飭,御下严整。”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国王传下令旨,访得著作郎能统率多士,绳束严整,特赐锦衣冠带一袭,黄盖一顶,导从鼓吹一部。”
梁启超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而文明程度愈高者,其法律常愈繁密,而其服从法律之义务亦常愈严整,几于见有制裁不见有自由。”

⒊  谨严;严密。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娃 既备礼,岁时伏腊,妇道甚修,治家严整。”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小校,将公主府门把的严整者。”

⒋  工整;庄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谐谑·太函云社二谑诗》:“汪 李 二公,雄文擅一世,其七言律诗,均以严整为宗,独二什流丽可喜。”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长律所尚,在气局严整,属对工切,段落分明。”

国语辞典

严整[ yán zhěng ]

⒈  严肃整齐。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众军行伍,极为严整。」
《三国演义·第三〇回》:「旌旗节钺,甚是严整。」

纷乱 散漫

分字解释


※ "严整"的意思解释、严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故宫的建筑富丽堂皇,气魄雄伟。布局严整,达到我国建筑史上的艺术高峰。

2.而南方剪纸玲珑剔透严整优雅,以写实风格著称。

3.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边检民警警容严整、警姿规范、语言文明、举止得体,切实树立了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的良好形象。

4.枭鹰好似严整的军队一般,黑压压的一片,竟然也不会发出一点儿声响。

5.在比赛过程中,民警们警容严整,精神饱满,神情专注,每个动作都做到令行禁止,整齐划一。

6.期间,执勤官兵始终警姿严整,精神昂扬,以出色的安保服务,成为文化旅游节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受到文化旅游节主办方和国内外游客的一致赞扬。

7.李飞雄见城上把守得十分严整,真是无隙可乘,当时只得拨马回营,以便次日攻打。

8.碧霞祠是一组庞大的高山建筑群,巍峨严整,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灵岩寺的四十尊罗汉泥塑,被梁启超称为"海内第一名塑"。

9.而南方剪纸玲珑剔透严整优雅,以写实风格著称。

10.碧霞祠是一组庞大的高山建筑群,巍峨严整,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灵岩寺的四十尊罗汉泥塑,被梁启超称为"海内第一名塑"。


AI解释


词语“严整”的意思:

“严整”是一个形容词,通常用来形容秩序、纪律或排列非常严谨、整齐有序的状态。它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规范、军队的排列、文章的结构等。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严整”可能被解释为严格而整齐,强调纪律性和秩序感。

出处:

“严整”这个词语的具体出处难以追溯,因为它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可能在古代文献、文学作品或日常用语中都有出现。

同义词:

严谨

整齐

规范

峻整

稳整

反义词:

混乱

淆乱

骚乱

杂乱

无序

相关词语:

严明

整洁

严谨

严酷

整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严整”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不如其他词汇那样广为人知,但可以想象,在讲述关于军队训练、工作纪律或者团队合作的正能量故事时,可能会用到“严整”这个词语。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迎接重要会议,会议室里的工作人员对资料进行了严整的整理,确保每一份文件都摆放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