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删补


拼音shān bǔ
注音ㄕㄢ ㄅㄨˇ

繁体刪補

删补

词语解释

删补[ shān bǔ ]

⒈  修改补充。

引证解释

⒈  修改补充。

《旧唐书·刑法志》:“删补旧式,为二十卷,颁於天下。”
《宋史·毕仲衍传》:“﹝ 毕仲衍 ﹞以祕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为官制局检讨官,制文字千万计,区别分类,损益删补,皆曲尽其当。”
《红楼梦》第四二回:“叫他照着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王逸老》:“国朝 郑方坤,删补《五代诗话》。”

分字解释


※ "删补"的意思解释、删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删补”的意思:

“删补”是指对文字、文章等进行删除和补充,使内容更加完善或准确。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删”字有删除、删改之意,“补”字有补充、修补之意。因此,“删补”在字典中的解释应是指对文字或文章进行删除和补充。

出处:

“删补”一词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删”和“补”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分别代表删除和补充的动作。

同义词:

修订

改订

整理

反义词:

保持原样

不加改动

相关词语:

删除

补充

修改

裁剪

整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删补”在网络上有许多应用,如对网络文章、评论等进行修改和补充。一个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是关于某知名博主在其文章发布后,发现一处错误,于是立即进行了删补,并向读者道歉,得到了许多网友的理解和称赞。

造句:

为了使报告更加准确,我对其中的数据进行了仔细的删补,确保每一项指标都符合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