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

祭典


拼音jì diǎn
注音ㄐ一ˋ ㄉ一ㄢˇ

祭典

词语解释

祭典[ jì diǎn ]

⒈  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如《礼经》等。

⒉  古代祭祀专书亦有以“祭典”命名者,如《隋书·经籍志一》着录晋范汪撰《祭典》三卷。

⒊  祀典。祭祀的礼仪法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如《礼经》等。按,此句见今《礼记·祭法》。

《国语·楚语上》:“祭典有之曰:‘国君有太牢,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
《汉书·律历志下》:“《祭典》曰:‘ 共工氏 伯九域。’”
颜师古 注:“《祭典》即《礼经》《祭法》也。”
《孔子家语·庙制》:“祭典云:‘昔 有虞氏 祖 顓頊 而宗 尧。’”

⒉  古代祭祀专书亦有以“祭典”命名者,如《隋书·经籍志一》著录 晋 范汪 撰《祭典》三卷。

⒊  祀典。祭祀的礼仪法度。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脩祭典。”
孔颖达 疏:“当脩祀典及祭山川之事。”
《隋书·音乐志下》:“肃祭典,协良辰。具嘉荐,俟皇臻。”
《旧唐书·音乐志三》:“坎泽祠容备举,坤坛祭典爰伸。”
吴组缃 《山洪》十一:“他们正在跪拜。祭典到了最后的节目了。”

国语辞典

祭典[ jì diǎn ]

⒈  祭祀的礼仪法度。

《礼记·月令》:「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

⒉  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

《国语·楚语上》:「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

英语sacrificial ceremony, religious festival

法语cérémonie sacrificielle, fête religieuse

分字解释


※ "祭典"的意思解释、祭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祭典上的礼生通常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是小学童们的最高目标。

2.依然是漫山的黄叶,风一过犹如枯蝶般翩翩起舞。--那是多少死亡造就的美丽祭典?枯荣和生死,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AI解释


词语“祭典”的意思:

祭典是指举行祭祀仪式的典礼,通常是为了纪念祖先、神灵或者重要事件,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祭”的解释为:“祭,祭祀也。凡祭祀,必先设祭器,陈祭品,然后跪拜,以告神明。”

关于“典”的解释为:“典,法也。凡典籍,必正其法度,以教民。”

综合来看,“祭典”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是指按照一定的法规和仪式进行的祭祀活动。

出处:

祭典的用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礼记》中就有关于祭典的记载。

同义词:

祭祀、祭拜、祭奠、祭礼、祭仪

反义词:

废弃、摒弃、毁坏、破坏

相关词语:

祭品、祭坛、祭文、祭祖、祭拜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祭典的故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姜子牙在完成封神大业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典,以感谢天地神灵的庇佑。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今年的祭典仪式上,人们身着盛装,手持鲜花,向祖先和神灵表达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