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釜


拼音lì fǔ
注音ㄌ一ˋ ㄈㄨˇ

繁体櫟釜

栎釜

词语解释

栎釜[ lì fǔ ]

⒈  以杓刮釜使其出声,以示羹尽。

引证解释

⒈  以杓刮釜使其出声,以示羹尽。

《史记·楚元王世家》:“始 高祖 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櫟釜,宾客以故去。”
司马贞 索隐:“櫟音歷,谓以杓歷釜旁,使为声。”

国语辞典

栎釜[ lì fǔ ]

⒈  用勺铲刮锅边,故意产生声音,表示锅内食物已尽,以赶走客人。

《史记·卷五〇·楚元王世家》:「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

分字解释


※ "栎釜"的意思解释、栎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栎釜”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意思是指用栎树制成的锅,也泛指锅或炊具。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栎釜”的解释如下:

栎:一种树木名。

釜:古代的一种炊具,即锅。

出处

“栎釜”这个词的出处较为古老,在古代文献中时有出现。如《史记》中的记载。

同义词

铜锅

锅具

炊具

反义词

铜鼎(鼎是一种炊具,但材质和用途与釜不同)

无锅

相关词语

炊烟(指烹饪时冒出的烟)

炊事(烹饪之事)

煮食(用锅煮食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栎釜”是较为古老的词汇,网络上没有特别著名的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可以联想到古代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简单炊具的情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家中只有一个古老的栎釜,用来煮饭做菜,虽然不够精致,却承载着许多温馨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