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课事


拼音kè shì
注音ㄎㄜˋ ㄕˋ

繁体課事

课事

词语解释

课事[ kè shì ]

⒈  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

引证解释

⒈  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

《汉书·京房传》:“房 奏考功课吏法……上召见诸刺史,令 房 晓以课事,刺史復以为不可行。”

分字解释


※ "课事"的意思解释、课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课事”的意思:

“课事”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主要指对某一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指导或处理。它通常用于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学校等对某项工作或活动进行管理和安排。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课事”一词的解释为:“监督事务,处理事务。”

出处:

“课事”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汉书·董仲舒传》中有“课事有功,赐爵关内侯”的记载。

同义词:

“课事”的同义词有“监督”、“管理”、“处理”、“安排”等。

反义词:

“课事”的反义词有“放任”、“疏于管理”、“忽视”等。

相关词语:

与“课事”相关的词语有“事务”、“工作”、“活动”、“管理”、“监督”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课事”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为罕见,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涉及“课事”的故事。例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其中不少难关都是需要他们课事(处理)的。

用这个词语造句:

学校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严格的课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提高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