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n

赞议


拼音zàn yì
注音ㄗㄢˋ 一ˋ

繁体贊議

赞议

词语解释

赞议[ zàn yì ]

⒈  参议。

引证解释

⒈  参议。

唐 元稹 《论教本书》:“至於友諭赞议之徒,疏冗散贱之甚者,搢绅耻由之。”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今岁东南赖皇上威德,庙堂赞议,督抚运谋,帅臣戮力,丑类尽歼。”

分字解释


※ "赞议"的意思解释、赞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赞议”的意思:

“赞议”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指的是对某项政策、计划、意见等表示赞同并予以讨论或建议。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赞议”的解释为:“赞,助也;议,谋也。赞议,助人谋议也。”

出处:

“赞议”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记载对某项政策的讨论、建议或评价。

同义词:

赞许、赞同、建议、议论等。

反义词:

反对、否定、抵制等。

相关词语:

商议、讨论、建议、议论、评论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赞议”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举一个与古代政治有关的例子。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草庐中为刘备“赞议”天下大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出谋划策,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奠基人。

用这个词语造句:

会议上,大家对新的改革方案进行了热烈的赞议,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