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中府


拼音zhōng fǔ
注音ㄓㄨㄥ ㄈㄨˇ

中府

词语解释

中府[ zhōng fǔ ]

⒈  内库。唐代府兵编制之一。中医指胃。

引证解释

⒈  内库。

《穀梁传·僖公二年》:“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
《史记·田叔列传》:“鲁王 闻之大慙,发中府钱,使相偿之。”
张守节 正义:“王之财物所藏也。”
宋 梅尧臣 《闵尚衣盗袴》诗:“嗟嗟亦王官,奚自门阀污,中府中纹綾,袖之呼马去。”

⒉  唐 代府兵编制之一。

《宋史·尹洙传》:“按 唐 府兵,上府千二百人,中府千人,下府八百人。”

⒊  中医指胃。

《素问·离合真邪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
张隐庵 集注:“中府,胃府也。”

分字解释


※ "中府"的意思解释、中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AI解释


词语“中府”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解释:

意思:

1. 在古代,中府指中央的府署,即国家的中央政府机构。

2. 在中医学中,中府是指位于人体胸部的一个穴位,属足太阴肺经。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中府”的解释主要是针对其作为中央府署的含义,指出“中府,国都也。在《周礼》中,为天子之府,掌天下之大政。”

出处:

1. 古籍《周礼》中有关于“中府”的记载。

2. 《史记》等历史文献中也提到了“中府”。

同义词:

1. 中央府署

2. 国都

3. 宫城

反义词:

1. 地方府署

2. 郡县

相关词语:

1. 皇宫

2. 宫廷

3. 宫司

4. 内阁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中府”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宫廷斗争和历史变迁,如《红楼梦》中描写的宫廷生活。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唐朝时期,中府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汇聚了众多才子佳人。

2. 中医认为,按摩中府穴位可以缓解肺部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