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ēng fù
注音ㄓㄥ ㄈㄨˋ
繁体徵賦
词语“征赋”的意思:
“征赋”是指征收赋税,即政府向民众征收的一种财政税收,通常包括田赋、人头税、商税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征”字的解释为“求也,取也”,意为寻求、索取;“赋”字的解释为“敛也,取也”,意为征收、收取。因此,“征赋”在《康熙字典》中的含义为征收赋税。
出处:
“征赋”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左传》、《史记》等。
同义词:
征收、赋税、捐税、税赋、租税等。
反义词:
免税、减税、免赋等。
相关词语:
田赋、人头税、商税、关税、杂税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征赋”是古代的一种税收方式,与古代历史和民间传说有关,以下是一个与“征赋”相关的典故:
典故:唐太宗李世民实行“均田制”,减轻了百姓的征赋负担,使得国家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我国政府近年来不断调整征赋政策,提高农业补贴,促进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