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shí

粮石


拼音liáng shí
注音ㄌ一ㄤˊ ㄕˊ

繁体糧石

粮石

词语解释

粮石[ liáng shí ]

⒈  指粮食。以石计量,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指粮食。以石计量,故称。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圣谕》:“九月,説与百姓每,秋成后须要积蓄多餘粮石,以备荒歉。”
《清会典事例·户部·积储》:“凡旗仓额储仓粮,每年出陈易新,将额储变色粮石,照时价减银平糶。”

分字解释


※ "粮石"的意思解释、粮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粮石”的意思:

“粮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古代量粮食的单位,一石等于十斗,相当于现在的100斤。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粮石”条目的解释为:“粮石,量粮食也。一石十斗,今俗亦以十斗为一石。”

出处:

“粮石”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量制度。《周礼·地官·仓人》中有“十斗为石”的记载,说明“石”作为量词在古代就已存在。

同义词:

同义词有:石斗、石量、斗石等。

反义词:

反义词有:无石、无斗等。

相关词语:

相关词语有:粮食、石粮、石米、石粮石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粮石”一词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较少出现,但可以联想到古代农民的生活,如“民以食为天”,在古代,粮食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百姓的生活。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农民们辛勤劳作,收获的粮食以粮石计算,每家每户都要缴纳一定数量的粮石作为国家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