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fāng

知方


拼音zhī fāng
注音ㄓ ㄈㄤ

知方

词语解释

知方[ zhī fāng ]

⒈  知礼法。语本《论语·先进》:“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刘宝楠正义引郑玄曰:“方,礼法也。”

⒉  谓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向。

引证解释

⒈  知礼法。

语本《论语·先进》:“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刘宝楠 正义引 郑玄 曰:“方,礼法也。”
《后汉书·桓谭传》:“天下知方,而狱无怨滥矣。”
宋 叶适 《胡崇礼墓志铭》:“生而知方,学而蹈道,识当成身,岂限常报!”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凡此攻城克敌之丰功,皆吾将士有勇知方之表证。”

⒉  谓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向。

《荀子·君道》:“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王先谦 集解:“知方,皆知所向。”

国语辞典

知方[ zhī fāng ]

⒈  知礼法,明大义。

《论语·先进》:「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天下知方,而狱无怨滥矣。」

分字解释


※ "知方"的意思解释、知方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一直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在我生命中扮演一个主导者的角色,在所有我迷惘不知方向的时候,他为我抉择,把我所有的苦难都拿过去,由他承担。

2., 不明天道,则不知运气之变。不明地理,则不知方土之宜。不明阴阳更胜,则本末俱失。不明气之先后,则缓急倒施。


AI解释


词语“知方”的意思:

“知方”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知道做人的规矩和礼节,后来泛指懂得道理,有分寸,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知方”这个词,但根据“知”和“方”的解释,可以推测“知方”可能被理解为“知道礼法”或“懂得道理”。

出处:

“知方”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和成语故事中。

同义词:

知礼

懂礼

有礼

知书达礼

反义词:

不知礼数

无礼

不知规矩

相关词语:

礼仪

礼节

礼仪之邦

礼仪规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知方”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或典故,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一个知方有礼的人,不仅会受到尊敬,还会成为他人的楷模。

例句:

这位学者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知方有礼,深得学生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