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


拼音wú yī
注音ㄨˊ 一

繁体無衣

无衣

词语解释

无衣[ wú yī ]

⒈  没有衣着。指无衣着的穷人。《诗经》《秦风》篇名。《诗经》《唐风》篇名。

引证解释

⒈  没有衣着。

《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东观汉记·崔湜传》:“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詎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⒉  指无衣着的穷人。

周咏 《感怀》诗之六:“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

⒊  《诗经》《唐风》篇名。

《诗·唐风·无衣序》:“《无衣》,美 晋武公 也。”

⒋  《诗经》《秦风》篇名。

《诗·秦风·无衣序》:“《无衣》,刺用兵也。”
《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 如 秦 乞师…… 秦哀公 为之赋《无衣》。”
元 王逢 《寄桃浦诸故知即事》诗:“愿从 汉 士碑 有道,梦逢 秦 鬼歌《无衣》。”

国语辞典

无衣[ wú yī ]

⒈  《诗经》的篇名:(1)​ 〈唐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无衣,刺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首章二句为:「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2)​〈 秦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或疑为咏秦襄公护卫周平王东迁之诗。首章二句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分字解释


※ "无衣"的意思解释、无衣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2.我又受了伤,流血不止,还带着小兰等家人,无衣无食,无处容身,官兵还在四处搜捕,走投无路,不知所措。

3.怪人的脸在仇无衣的身上扫来扫去,虽然他的脸是被遮住的,但那种屠夫揣摩牲畜肥瘦的眼光仿佛已经透过了面具,刺得仇无衣坐立不安。

4.陶渊明忍饥、安贫、不仕要求自己还是卓有成效的,他常常以古代贫士的事迹来激励自己,每每到了无衣无食的贫困无助之时,充满了怨恨之情和自我宽慰之心。


AI解释


词语“无衣”的意思:

“无衣”这个词语有几种不同的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它通常指没有衣服,即没有穿戴任何衣物。在现代汉语中,它有时也用来比喻没有依靠、没有依托。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无衣”的词条解释为“没有衣服,裸体”。在古代,衣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无衣”也常用来比喻贫穷、困苦或无依无靠。

出处:

“无衣”这个词语的出处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诗经·国风·秦风》中的《无衣》,这是一首描写战争时期士兵们相互激励的战歌。

同义词:

裸体

素面

无遮无拦

反义词:

着衣

装束

相关词语:

衣服

服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无衣”这个词语在网络上并没有特定的故事或典故,但在文学作品中,它常用来表达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如《诗经·国风·秦风》中的《无衣》就是一首赞颂士兵们的诗篇。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古时战争年代,许多士兵因为“无衣”,在寒风中坚持战斗。

2. 那个山区村落,因为“无衣”而让孩子们在冬日的冷风中冻得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