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师律


拼音shī lǜ
注音ㄕ ㄌㄩˋ

繁体師律

师律

词语解释

师律[ shī lǜ ]

⒈  《易·师》:“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后以指军队的纪律。

引证解释

⒈  后以指军队的纪律。

《易·师》:“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南史·徐勉传》:“军旅不以礼,则致乱於师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岳武穆逸事》:“飞 曰:‘吾命汝坚守根本,天不能移,地不能动,汝今不待吾令,擅自动摇,是无师律也。’”
清 龙致瑞 《大冈埠团练公局记》:“行之期年,什伍有法,少长有序,人知师律,无譁於乡。”

分字解释


※ "师律"的意思解释、师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师律”的意思:

“师律”是指作为榜样和法则,用以规范、指导他人行为的一种准则或典范。通常用来形容道德、行为上的榜样,也可以指法律、规章等约束性的规范。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师律”并没有直接的解释,但是可以结合“师”和“律”两个字的意思来理解。“师”有老师、教导者的意思,“律”有法律、规章的意思,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教导者的法律”或“行为准则”。

出处:

“师律”这个词语没有特定的出处,但它在古代文献中常见,用于形容榜样、规范等。

同义词:

典范、楷模、法度、规章、规范

反义词:

悖乱、荒废、无序、混乱

相关词语:

师德、师道、师说、师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许多关于“师律”的讨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最美乡村教师”张桂梅的故事。张桂梅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师律”,成为广大师生学习的榜样。

造句:

这位校长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了全校师生遵守的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