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ò lì
注音ㄏㄨㄛˋ ㄌ一ˋ
繁体獲戾
⒈ 得罪;获咎。
⒈ 得罪;获咎。
引《书·汤诰》:“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
孔 传:“此伐 桀 未知得罪於天地,谦以求众心。”
晋 郗超 《奉法要》:“况乎仁德未至,而名浮於实,获戾幽冥,固必然矣!”
元 谢应芳 《辨惑编·祭祀》:“礼莫大於分,今以一夫之微而欲僭王侯公卿之祭,其越分踰礼……不获戾於鬼神,幸也。”
⒈ 得罪。
引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
词语“获戾”(huò lì)的意思是遭受灾祸或不幸。它是一个较为冷门的词语,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
康熙字典解释:
获,得也;戾,过也。获戾即遭受不幸或过错。
出处:
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在古代文献中偶尔可见。
同义词:
遭受、遭遇、受灾、不幸
反义词:
幸免、幸存、安全、顺利
相关词语:
灾祸、不幸、厄运、坎坷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获戾”较为生僻,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在一些古风文学或历史题材的网络作品中,可能会用这个词语来增加文字的古典韵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这次商业投资中不幸获戾,损失了大量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