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tóng

焦桐


拼音jiāo tóng
注音ㄐ一ㄠ ㄊㄨㄥˊ

焦桐

词语解释

焦桐[ jiāo tóng ]

⒈  琴名。东汉蔡邕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后因称琴为焦桐。

引证解释

⒈  琴名。 东汉 蔡邕 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后因称琴为焦桐。参见“焦尾琴”。

唐 张祜 《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絶,漠漠暗魂愁夜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音入 蓝桥,响振琼瑶,却是羡焦桐一曲巧,芳心顿消。”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诗:“日夕而不至,焦桐起离情。”

国语辞典

焦桐[ jiāo tóng ]

⒈  东汉蔡邕精通音律,善于制琴,曾从灶下木材爆裂声,听出所烧木材为难得的制琴木料,于是将烧焦的桐木削制为一具名琴。后用以泛指名琴。

唐·张祜〈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
清·孔尚任《桃花扇·小引》:「转思天下大矣,后世远矣。特识焦桐者,岂无中郎乎?」

分字解释


※ "焦桐"的意思解释、焦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焦桐”的意思:

“焦桐”原指经过火烧处理过的桐木,因其木质坚硬耐用,常用于制作乐器。在现代汉语中,“焦桐”也常常被用来比喻音乐乐器,尤其是指优质的古琴。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焦”字有“干枯”、“焦躁”等意思;“桐”字有“梧桐”、“桐木”等意思。因此,“焦桐”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应该是指经过火烧的桐木。

出处:

关于“焦桐”的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可以推测,这个词语可能源于古代乐器的制作工艺,与桐木乐器制作有关。

同义词:

琴、瑟、琵琶等乐器都可以作为“焦桐”的同义词。

反义词:

没有与“焦桐”形成直接反义词的词语。

相关词语:

琴韵、琴声、古筝、笛子、琵琶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有一个网络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焦桐的故事。故事中,一位琴师得到一块焦桐木,经过多年的努力,制作出了一把美妙的古琴。这把琴声悠扬,被誉为“焦桐之音”,流传千古。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琴师弹奏的焦桐之音,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