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医


拼音wū yī
注音ㄨ 一

繁体巫醫


巫医

词语解释

巫医[ wū yī ]

⒈  专门从事于用咒语、符咒、卜占、草药和魔法以治病、驱邪除祟等的人。

witch doctor; medicine man;

⒉  懂医术的巫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唐·韩愈《师说》

doctor;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以祝祷为主或兼用一些药物来为人消灾治病的人。

《逸周书·大聚》:“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

⒉  巫师和医师。

《论语·子路》:“子 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恆,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邢昺 疏:“巫主接神除邪,医主疗病。”
《汉书·郊祀志上》:“文成 死明年,天子病 鼎湖 甚,巫医无所不致。”
唐 韩愈 《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国语辞典

巫医[ wū yī ]

⒈  利用画符、念咒等方法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人。

《管子·权修》:「上恃龟筮,好用巫医,则鬼神骤祟。」

邪医

分字解释


※ "巫医"的意思解释、巫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祝由虽以咒术为本,但后来加进了书符、捏诀之类的道法,而且各地的巫医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这样一来便莫衷一是,真伪难辨了。

2.每当巫医进入轻微恍惚的状态时就会获得超自然的能力,只需和患者有着少许接触甚至是无接触,就可为患者做外科手术。


AI解释


词语“巫医”的意思:

“巫医”是指古代民间既懂巫术又懂医术的人,通常具有神秘色彩,通过巫术和医学知识为人治病。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巫”字条目下有“巫医”一词,解释为“巫与医,古时并称,谓能以符咒治病者。”

出处:

“巫医”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其中记载了扁鹊与巫医的对话。

同义词:

巫医术士

神医

巫医道士

反义词:

医生

俗医

相关词语:

巫术

医术

神秘

灵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巫医”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他既是巫师又是医生,用巫术和医术帮助了众多英雄。

用这个词语造句:

古代的巫医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他们不仅懂得医术,还擅长使用巫术驱邪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