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á guó
注音ㄈㄚˊ ㄍㄨㄛˊ
繁体伐國
1.公元450年,宋文帝刘义隆准备出兵进攻北魏,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商议此事,结果步兵校尉沈庆之大不以为然,说道:“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词语“伐国”的意思:
“伐国”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攻打或征服其他国家,通常用于描述战争或军事行动。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伐”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攻取”,而“国”字则指国家。因此,“伐国”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攻打国家”。
出处:
“伐国”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文献和历史记载,如《史记》、《左传》等。
同义词:
攻国
征伐
征战
攻击
反义词:
和平
联盟
和亲
和谈
相关词语:
伐木
伐薪
伐罪
伐善
伐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伐国”一词在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典故或故事,但在历史和军事题材的小说、游戏、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类似“伐国”的情节。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许多英勇的将领都曾以伐国为己任,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尊严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