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ǎo

夷考


拼音yí kǎo
注音一ˊ ㄎㄠˇ

夷考

词语解释

夷考[ yí kǎo ]

⒈  考察。

引证解释

⒈  考察。

《孟子·尽心下》:“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
赵岐 注:“考察其行,不能掩覆其言。”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放诸桐》:“今夷考於《书》,竝无放之之文。”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司马欧阳两公荐士》:“司马温公 尝手书其所荐士为一册,隶其端曰‘举贤才’。此纸百年前尚在人间,夷考其人,失之者十不一二。”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十:“然夷考当时之督抚其所以相处者,则 秦 晋 之遏糴不是过矣。”

分字解释


※ "夷考"的意思解释、夷考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夷考”的意思:

“夷考”是一个文言文词语,意思是指详细地考察、研究。它强调的是对事物的深入、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夷考”的解释为:“详考也。见《书·大禹谟》。”

出处:

“夷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尚书·大禹谟》中的“禹曰:‘吾闻古者有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予闻古者有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吾夷考其所以然,民者,国之基也。’”

同义词:

详考、考究、考察、研究、推究

反义词:

草率、马虎、草率了事

相关词语:

详实、周密、深入、透彻、全面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夷考”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的是古代的学者们在研究学问时,常常会“夷考”各种文献资料,以求得真知。

造句:

为了确保这份报告的准确性,我们必须对相关数据做一番夷考,不能草率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