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é

污邪


拼音wū xié
注音ㄨ ㄒ一ㄝˊ

繁体汙邪

污邪

词语解释

污邪[ wū xié ]

⒈  亦作“污邪”。

⒉  污秽邪恶。

⒊  谓着了邪气,神志失常。

⒋  地势低下的田。

引证解释

⒈  污秽邪恶。

《荀子·君道》:“脩道之人,污邪之贼也。今使污邪之人论其怨贼而求其无偏,得乎哉!”
清 王晫 《今世说·夙惠》:“今此江有神,倘一涉污邪,致干神谴,葬於鱼腹,即何日得復见父母乎?”

⒉  谓着了邪气,神志失常。

《醒世姻缘传》第八一回:“罢,怪丫头!污邪了胡説的甚么!”

⒊  地势低下的田。

《史记·滑稽列传》:“甌窶满篝,污邪满车。”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污邪,下地田。”
宋 范成大 《雨后田舍书事》诗:“向来矜寡犹遗秉,此去污邪又满车。”
清 孙枝蔚 《再生诗为汪长玉赋》:“为长贵身劳,何时耕污邪?”

分字解释


※ "污邪"的意思解释、污邪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污邪”指的是邪恶、不道德的行为或思想。下面是对这个词语的详细解释:

意思:邪恶,不道德。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污”字有污点、污秽的意思,“邪”字有邪恶、不正当的意思。因此,“污邪”合起来即指邪恶、不道德的行为。

出处:

“污邪”一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所出现,如《汉书·王莽传》:“今王莽篡汉,污邪无道,天下咸思汉室。”这里即指王莽篡位,行为不道德。

同义词:

恶行、邪恶、污秽、不道德、品行不端

反义词:

善行、正义、道德、正直

相关词语:

品行不端、邪恶势力、道德败坏、恶行昭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污邪”一词有时被用来讽刺那些道德败坏、行为不端的人。例如,某知名公众人物被曝出丑闻,网友可能会评论:“真是污邪之人,道德沦丧。”

造句:

这个公司长期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一大污邪。

以上就是对“污邪”一词的详细解释和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