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泽


拼音lì zé
注音ㄌ一ˋ ㄗㄜˊ

繁体笠澤

笠泽

词语解释

笠泽[ lì zé ]

⒈  即松江。

⒉  指太湖。

引证解释

⒈  即 松江。参见“松江”。

《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 越 子伐 吴,吴 子御之 笠泽。”
唐 陆广微 《吴地记》:“松江 一名 松陵,又名 笠泽 ……其江之源,连接 太湖。”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其嗣主 夫差 日讲武于 长洲,彼勇将 伍员 时耀兵于 笠泽。”

⒉  指 太湖。

清 方文 《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 笠泽 买 吴 舠,画舫青帘过驛桥。”
清 赵翼 《读史》诗之一:“范蠡 既霸 越,一舸 笠泽 中,手挟 西施 去,同泛烟濛濛。”

分字解释


※ "笠泽"的意思解释、笠泽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笠泽”:

意思:笠泽是一个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原指笠泽湖,现多指太湖的一部分,因其形似斗笠而得名。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解释“笠泽”,但根据其意思,可以推测“笠泽”在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一个地名,类似于“地名”或“湖泊名”。

出处:《水经注》中提到“笠泽”,是古代对太湖的一部分的称呼。

同义词:太湖、洞庭山、水乡等。

反义词:无特别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太湖相反的湖泊或地区。

相关词语:太湖、吴江、苏州、水乡、江南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关于笠泽的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太湖地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如“太湖七十二峰”、“白娘子传说”等。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在网络上,有关太湖的传说故事被广泛传播,而笠泽作为太湖的一部分,也可能被提及在其中。

造句:春天,我和朋友们一起来到了美丽的笠泽湖边,欣赏着湖光山色,感受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