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


拼音pí lú
注音ㄆ一ˊ ㄌㄨˊ

繁体毗盧

毗卢

词语解释

毗卢[ pí lú ]

⒈  佛名。见“毗卢帽”。

引证解释

⒈  佛名。 毗卢舍那 (亦译作 毘卢遮那 )之省称。即 大日如来。一说,法身佛的通称。

宋 苏辙 《夜坐》诗:“知有 毗卢 一逕通,信脚直前无别巧。”

⒉  见“毗卢帽”。

分字解释


※ "毗卢"的意思解释、毗卢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殿内供有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毗卢佛、普贤菩萨,两侧铸有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变化多端。


AI解释


词语“毗卢”:

意思:毗卢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尊称,常用于指称佛陀或佛的化身。在汉语中,毗卢有时也用作佛教寺庙的名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毗卢”这个词语,但根据佛教文化的背景,可以推测其含义与佛教有关。

出处:

“毗卢”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它源自梵文“Vairocana”,是佛教密宗中的一种佛号,代表佛的智慧。

同义词:

毗卢遮那佛

毗卢遮那

反义词:

由于“毗卢”是佛教用语,因此很难找到直接的反义词。但在佛教语境中,与其相对的可能是“烦恼”、“业障”等负面概念。

相关词语:

佛陀

寺庙

密宗

智慧

佛号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毗卢”是佛教用语,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更多集中在佛教文化、寺庙传说或佛教故事中。例如,有关毗卢遮那佛的传说、佛教寺庙的历史故事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我国的佛教文化中,毗卢遮那佛被尊为智慧之化身,许多信徒前往寺庙朝拜,以求得智慧和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