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ng

记帐


拼音jì zhàng
注音ㄐ一ˋ ㄓㄤˋ

繁体記帳
词性动词

记帐

词语解释

记帐[ jì zhàng ]

⒈  亦作“记账”。

⒉  登记账册。

⒊  指暂记一笔账,货款后付。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记账”。

⒉  登记账册。

元 施惠 《幽闺记·招商谐偶》:“你可与我开张舖面,迎接客商,你在外面发卖,我在里面会钞记帐。”

⒊  指暂记一笔账,货款后付。

明 叶宪祖 《易水寒》第一折:“[丑上]昨日的酒钱还少哩![末]记账,一总还你。”
张治中 《艰苦的历程》第一节:“我的父亲名 桂徵,从小念过书,能写信、记帐,粗通文理。”

国语辞典

记帐[ jì zhàng ]

⒈  把金钱收支或买卖的物品价款登记于帐册上。也作「记账」。

《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如今同了几个大本钱的人到省城去买货,差一个记帐的人,你不如同我们去走走。」

分字解释


※ "记帐"的意思解释、记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任务完成,回到店时我从书包翻出一本数学本,当作记帐本,接着,在上面郑重其事地写上一行字:买纸一元。

2.代理记帐:公司具有上海市财政局代理记帐执业会员资格.

3.任务完成,回到店时我从书包翻出一本数学本,当作记帐本,接着,在上面郑重其事地写上一行字:买纸一元。


AI解释


词语“记账”的意思:

“记账”是指记录财务收支、账目的一种行为。在商业、财务等领域,记账是管理财务的重要手段,通过记录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可以清晰地了解资金的流向和财务状况。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记”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记载”,而“账”字则是“账簿”,合起来“记账”可以理解为在账簿上记载收支情况。

出处:

“记账”作为一个复合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由“记”和“账”两个单字组合而成的,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都有出现。

同义词:

记录

记载

账目登记

反义词:

销账

费用报销

欠账

相关词语:

账簿

账目

财务

收入

支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记账”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财务管理的故事,比如《穷爸爸富爸爸》中提到的个人财务管理的理念,强调通过记账来管理个人财务。

用这个词语造句:

李先生每天晚上都会坐在电脑前,认真地记账,确保每一笔家庭开支都有详细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