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zhì

道帙


拼音dào zhì
注音ㄉㄠˋ ㄓˋ

道帙

词语解释

道帙[ dào zhì ]

⒈  道教的书籍。

引证解释

⒈  道教的书籍。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道帙长殯,法筵久埋。”
唐 李白 《赠清漳明府侄聿》诗:“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帙。”
王琦 注引《说文》:“帙,书衣也。”

国语辞典

道帙[ dào zhì ]

⒈  修道的书。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道帙长殡,法筵久埋。」

分字解释


※ "道帙"的意思解释、道帙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道帙”:

意思:道帙指经书的总称,也指书籍或文章的汇编。

康熙字典解释:道帙,经书也。

出处:古代文献中常见使用,如《后汉书·儒林传·郑玄》。

同义词:经籍、经典、道书、典籍等。

反义词:俗书、野史、杂著等。

相关词语:经卷、篇章、文献、古籍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在网络上,“道帙”较少出现,但可以想象一个关于古代学者在整理道帙的故事,如某位学者夜以继日地整理古代经书,终于编成一部完整的道帙,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古代道帙,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