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吏


拼音kē lì
注音ㄎㄜ ㄌ一ˋ


苛吏

词语解释

苛吏[ kē lì ]

⒈  犹酷吏。

引证解释

⒈  犹酷吏。

《汉书·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加以烦扰虖苛吏,拘牵乎微文,不得永终性命。”
《汉书·鲍宣传》:“苛吏繇役,失农桑时。”
《后汉书·韦彪传》:“农人急於务而苛吏夺其时,赋发充常调而贪吏割其财,此其巨患也。”

国语辞典

苛吏[ kē lì ]

⒈  残酷、苛刻的官吏。

《汉书·卷七二·鲍宣传》:「苛吏繇役,失农桑时。」

酷吏

分字解释


※ "苛吏"的意思解释、苛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里没有政府没有统治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苛吏没有赋税,人民都有自己的财产,自食其力,其乐也融融。


AI解释


词语“苛吏”的意思:

“苛吏”是指执法严苛、苛刻的官吏,常用来形容那些对百姓要求过于严格、征税重、刑罚严酷的官员。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苛”字解释为严格、苛刻,“吏”字解释为官吏。因此,“苛吏”合起来就是指那些执法过于严苛的官吏。

出处:

“苛吏”这个词语的出处没有明确记载,但它源自于对古代官吏执法过于严苛的普遍认识。

同义词:

严吏

刻吏

狡吏

反义词:

宽厚

善良

宽容

相关词语:

苛政:指苛刻的政治措施或政策。

苛税:指征收过于沉重的税赋。

苛刑:指严厉的刑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苛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词语,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一些历史故事,如《水浒传》中的一些官员因为过于苛刻而引起民变的情节。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那个朝代,苛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