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供赋


拼音gōng fù
注音ㄍㄨㄥ ㄈㄨˋ

繁体供賦

供赋

词语解释

供赋[ gòng fù ]

⒈  向朝廷缴纳赋税。

引证解释

⒈  向朝廷缴纳赋税。

南朝 宋 袁淑 《与始兴王濬书》:“不腆供赋,束马先璧以俟命,唯执事所以图之。”
唐 李翱 《徐申行状》:“大首领 黄 氏帅其属纳质供赋。”

分字解释


※ "供赋"的意思解释、供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供赋”的意思:

“供赋”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供给国家税赋,也可以泛指提供、供给的意思。在古代,它特指农民向国家缴纳的粮食和钱币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供赋”的解释为:“供,给也;赋,税也。供赋,谓供给税赋也。”

出处:

“供赋”一词的出处较早,可追溯到《诗经》等古代文献。《诗经》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这里的“吐哺”即是指供给国家粮食。

同义词:

供给、缴纳、上供、进贡等。

反义词:

欠税、逃税、抗税等。

相关词语:

供品、供奉、供职、供役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供赋”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农民的生活。在古代,农民为了缴纳供赋,常常要付出辛勤的劳动,甚至牺牲家庭和生命。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支持国家的建设,农民们每年都要按时缴纳供赋,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