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yōng

功庸


拼音gōng yōng
注音ㄍㄨㄥ ㄩㄥ

功庸

词语解释

功庸[ gōng yōng ]

⒈  功劳;业绩。

⒉  工程的耗费。

引证解释

⒈  功劳;业绩。

《国语·晋语七》:“臣闻之,曰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韦昭 注:“国功曰功,民功曰庸。”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是故无功庸於民而求盈者,未尝不力颠也。”
唐 元稹 《王炅兼侍御史制》:“尔等初丧元戎,能以众整,送迎新旧之际,不无夙夜之劳。言念功庸,宜升秩序。”

⒉  工程的耗费。

《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四年》:“牧守、令长,擅立寺者,计其功庸,以枉法论。”
胡三省 注:“庸,用也,劳也,顾也。”

国语辞典

功庸[ gōng yōng ]

⒈  语本指有功于国家、人民。

《周礼·夏官·司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
《国语·晋语七》:「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分字解释


※ "功庸"的意思解释、功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功庸”的意思:

“功庸”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功绩和劳绩。其中,“功”指的是功劳,即对国家、集体或个人有重大贡献的行为或成就;“庸”则指劳绩,即辛勤劳动的成果。总的来说,“功庸”指的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既有显著的成就,又有辛勤的付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功庸”的解释为:“功,功绩也;庸,劳绩也。功庸,谓功绩与劳绩。”

出处:

“功庸”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十一年》:“功庸者,功也,劳也。有功者,有劳者,宜加赏赐。”这里的“功庸”就是指功绩和劳绩。

同义词:

功劳

劳绩

功绩卓著

劳苦功高

反义词:

无功

无劳

劳而无功

相关词语:

功臣

劳模

功勋

劳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化中,关于“功庸”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例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是一位既有卓越功绩又有辛勤劳绩的杰出人物,被后人尊称为“功庸之臣”。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医护人员们付出了巨大的“功庸”,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