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禄


拼音wū lù
注音ㄨ ㄌㄨˋ

繁体誣祿

诬禄

词语解释

诬禄[ wū lù ]

⒈  冒充有能力而受俸禄。

引证解释

⒈  冒充有能力而受俸禄。

《管子·揆度》:“自言能为司马,不能为司马者,杀其身以衅其鼓;自言能治田土,不能治田土者,杀其身以衅其社;自言能为官,不能为官者,劓以为门父。故无敢姦能诬禄至於君者矣。”

分字解释


※ "诬禄"的意思解释、诬禄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诬禄”的意思:

“诬禄”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虚假的俸禄,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工资或报酬。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诬”字有欺骗、诬陷的意思,“禄”字指官职所给的俸禄。因此,“诬禄”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通过欺骗手段获得的官职所给的工资。

出处:

“诬禄”这个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由“诬”和“禄”两个词组合而成的,用于描述某种不正当行为。

同义词:

虚禄

欺诈之禄

反义词:

正禄

清洁之禄

相关词语:

诬陷

贪污

贿赂

虚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诬禄”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或典故,所以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那位官员利用职权,不断虚报业绩,从而获得了大量的诬禄,最终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