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

辘轳


拼音lù lu
注音ㄌㄨˋ ˙ㄌㄨ

繁体轆轤
港台捲揚機

辘轳

词语解释

辘轳[ lù lu ]

⒈  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winch; windlass;

⒉  机械上的绞盘。

国语辞典

辘轳[ lù lú ]

⒈  利用滑轮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于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木,上面嵌上曲木,缠绠其上,下悬汲水用斗,用手转之汲水。南朝宋·刘义庆也作「鹿卢」。

《世说新语·排调》:「井上辘轳卧婴儿。」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

⒉  机器上的绞盘。以汽力或杠杆转动,用以起碇或起重。

分字解释


※ "辘轳"的意思解释、辘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芷欣听后,笑僵在脸上,心脏似辘轳拼命地旋转,一股热泪差点夺眶而出,惊讶地说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弄来的?”。

2., 汗湿薄罗衾,共浴香兰汤,鸳鸯戏水不断,井中辘轳难停,浪里涌动桃花香,春兴撩人欲癫狂,不顾鬓歪留残妆,红莲双瓢映波光,最是销魂时刻也,露湿花房。

3., 车坝是用人力辘轳或者牛力的车盘卷拉缆绳把船只拉过坝头,而磨坝则是舟子船夫以人力一会儿头、一会儿尾地将船只磋磨越坝。


AI解释


词语“辘轳”:

意思:辘轳是一种古代的井上提水工具,由一个有槽的轮子和一个可以绕轮子旋转的绳子组成。通过人力或畜力转动轮子,使绳子上升,从而将水从井中提上来。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对于“辘轳”的解释可能涉及其结构、用途以及与井水提取的关系。

出处:辘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具体出处难以确定,但它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表明其历史悠久。

同义词:水车、井辘、井轮等。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与辘轳功能相反的词有“提桶”、“水桶”等。

相关词语:井、提水、水井、灌溉、农业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关于辘轳的典故不多,但可以想象在古代,辘轳是农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许多与农业劳动相关的民间故事可能涉及到辘轳的使用。

造句:夏日炎炎,农民们一边摇着辘轳,一边哼着小曲,将清凉的井水提到田里灌溉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