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ù

绣补


拼音xiù bǔ
注音ㄒ一ㄡˋ ㄅㄨˇ

繁体繡補

绣补

词语解释

绣补[ xiù bǔ ]

⒈  绣花的褥垫。

⒉  明清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缀有补子,以金线或彩线绣成鸟兽图像,标志品级高下,谓之绣补。参阅《清会典事例·礼部·冠服》。

引证解释

⒈  绣花的褥垫。

《古文苑·扬雄<答刘歆书>》:“如是后一岁,作绣补灵节龙骨之铭诗三章。”
章樵 注:“绣补,疑是裀褥之类,加绣其上。”

⒉  明 清 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缀有补子,以金线或彩线绣成鸟兽图像,标志品级高下,谓之绣补。参阅《清会典事例·礼部·冠服》。

国语辞典

绣补[ xiù bǔ ]

⒈  明清时文武百官的公服上绣鸟兽等图案,以别品级的高下,称为「绣补」。见《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二六·礼部·冠服例》。

⒉  刺有文绣的椅垫被褥等细缛之类。

汉·扬雄〈答刘歆书〉:「如是后一岁,作绣补灵节龙骨之铭、诗三章。」

分字解释


※ "绣补"的意思解释、绣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绣补”的意思:

“绣补”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些事物进行修补或修饰,使之更加完善或美好。它既包含了物质上的修补,也包含了精神上的完善。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绣”字的本义是指刺绣,一种用彩色丝线在布上绣花的技艺。而“补”字则是指填补、修补的意思。因此,“绣补”在《康熙字典》中可能是指用绣花技艺来修补衣物或进行装饰。

出处:

“绣补”这个词语的具体出处不明确,但它是由“绣”和“补”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分别有各自的出处。例如,“绣”的出处可以是《诗经》中提到的刺绣技艺,“补”的出处则可以在《左传》等古籍中找到。

同义词:

缝补

补缀

修补

反义词:

破坏

毁坏

损坏

相关词语:

绣花

补丁

绣品

补缀艺术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绣补”的故事或典故可能较少,但可以想象一些与刺绣和修补相关的传统故事,如中国古代的刺绣艺术家的故事,或者是讲述某位工匠通过精心修补使破旧衣物焕然一新的故事。

造句:

经过工匠的绣补,这件旧旗袍变得如同新的一般,完美地衬托出了主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