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


拼音jí lí
注音ㄐ一ˊ ㄌ一ˊ

蒺藜

词语解释

蒺藜[ jí lí ]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横生在地面上,开小黄花,果实也叫蒺藜,有刺,可以入药。

puncture vine;

⒉  像蒺藜的东西。如“铁蒺藜”,“蒺藜骨朵”:旧时一种兵器。

国语辞典

蒺藜[ jí lí ]

⒈  植物名。蒺藜科蒺藜属,一年生草本。茎匍匐于地,叶为羽状复叶,夏开小黄花,果实有刺。种子可入药,具滋补作用。生长于海滨沙地。

德语Disteln

法语Chausse-trape

分字解释


※ "蒺藜"的意思解释、蒺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铁蒺藜一种上面有四个铁钉而且总有一个铁钉向上的铁球,用来阻碍骑兵或步兵部队前行;铁蒺藜。

2.罪的绊脚石必须要移除,背逆的蒺藜和荆棘必须连根拔起。


AI解释


词语“蒺藜”的意思:

蒺藜是一种野生植物,其果实上有刺,常用来比喻障碍或使人不愉快的事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蒺藜”的解释为:“蒺,草名。其子有刺,可御虫。”这里的“草名”指的是蒺藜这种植物,其子即蒺藜的果实,具有刺,可以用来防止虫害。

出处:

蒺藜作为植物名,其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诗经》等古典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

棘、棘刺、荆棘等。

反义词:

柔、软等。

相关词语:

刺、棘丛、荆棘之地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蒺藜在古代文学和民间传说中常被用来比喻困难和障碍。例如,在《庄子·秋水》中,有“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受其殃”的成语,其中“螳臂当车”可以理解为像蒺藜一样自不量力地去挡车,结果会受到伤害。

造句:

他的道路上布满了蒺藜,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