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胡桐


拼音hú tóng
注音ㄏㄨˊ ㄊㄨㄥˊ

胡桐

词语解释

胡桐[ hú tóng ]

⒈  又名红厚壳、海棠果。藤黄科。常绿乔木。干高大,叶对生,有光泽,椭圆形或宽椭圆形。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白色,有香气。核果球形,熟时黄色,肉质。生长于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等地;东南亚至非洲亦产。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滑润油和医药用;木材坚实,是良好的造船、枕木、桥梁用材;树皮含树脂,供药用。

⒉  胡杨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又名红厚壳、海棠果。藤黄科。常绿乔木。干高大,叶对生,有光泽,椭圆形或宽椭圆形。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白色,有香气。核果球形,熟时黄色,肉质。生长于我国 广东、广西、台湾 等地; 东南亚 至 非洲 亦产。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滑润油和医药用;木材坚实,是良好的造船、枕木、桥梁用材;树皮含树脂,供药用。

⒉  胡杨的别名。

《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国出玉,多葭苇、檉柳、胡桐、白草。”
颜师古 注:“胡桐亦似桐,不类桑也。虫食其树而沫出下流者,俗名为胡桐泪,言似眼泪也。可以汗金银也,今工匠皆用之。流俗语讹呼泪为律。”

国语辞典

胡桐[ hú tóng ]

⒈  胡杨的别名。参见「胡杨」条。

⒉  琼崖海棠的别名。参见「琼崖海棠」条。

分字解释


※ "胡桐"的意思解释、胡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胡桐”指的是一种植物,具体是指梧桐树的别称。以下是关于这个词语的详细解释:

意思:

胡桐是一种落叶大乔木,树干直立,树冠宽广,叶子呈掌状复叶,花黄绿色,果实为核果,形状像小铃铛,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胡桐”这个词语,但是“桐”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木名。大叶者,谓之桐。”这里的桐指的就是梧桐树。

出处:

“胡桐”的出处较为广泛,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描述园林、山水等场景时。

同义词:

梧桐、白桐、青桐

反义词:

相关词语:

梧桐叶、梧桐树、梧桐花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梧桐树的一个典故是古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提到的“鹳雀楼”据传就是建在梧桐树旁。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春天到了,胡桐树抽出嫩绿的新叶,整个园林都显得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