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ngxǐng

儆省


拼音jǐng xǐng
注音ㄐ一ㄥˇ ㄒ一ㄥˇ

儆省

词语解释

儆省[ jǐng xǐng ]

⒈  使人觉悟;反省。

alert;

引证解释

⒈  警诫省悟。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丁公 此举大快人意,大快生平,亦大有功於朝廷矣。从此大有儆省,大有震惧,不敢慢法以自作殃,何可当哉此疏也邪!”
《东周列国志》第八二回:“王不知儆省,必有身弑国亡之祸。”
《明史·宋纁传》:“言官极论得失,要使人主动心;纵罪及言官,上意犹有所儆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榜其罪,使远邇所共闻,所以兴其儆省之念,知其所恶而勿为。”

分字解释


※ "儆省"的意思解释、儆省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儆省”的意思:

“儆省”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警戒反省,提醒自己要警惕并反省自己的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儆省”解释为警戒反省,引申为警惕、醒悟。

出处:

“儆省”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特别是在儒家经典中常见。例如,《诗经》中的“儆尔后矣”即有儆省之意。

同义词:

警省、警惕、反省、醒悟、悔悟等。

反义词:

放任、纵容、疏忽、懈怠等。

相关词语:

警戒、醒悟、悔改、反省、觉悟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化中,关于“儆省”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想象,一些涉及道德教育、自我提升的故事可能会用到这个词语。

造句:

他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深刻体会到了古人所说的“儆省”,时刻提醒自己要谨慎行事,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