佥事

词语解释
佥事[ qiān shì ]
⒈ 官名。金置按察司佥事。元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佥事。明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佥事。清初沿用,乾隆时废。
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官署中的中级官员。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金 置按察司佥事。 元 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僉事。 明 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僉事。 清 初沿用, 乾隆 时废。
引《元典章·刑部·枉勘死平民》:“安抚司僉事 朱国楨 枉勘平人 谢二六 身死,虽无招承,其始谋情节,众证明白。”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三》:“有明 武职之制……平时有左右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各係以同知、僉事及千户、百户、镇抚之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宪恩深望知鼇戴,僉事威严展狗才。”
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官署中的中级官员。
引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我曾经是教育部的佥事,因为‘区区’,所以还不入鞠躬或顿首之列的。”
国语辞典
佥事[ qiān shì ]
⒈ 职官名。专司判断官事的官。金时置按察司佥事,明代时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司均置佥事官。民国初年时,中央各部局亦设有佥事,位在参事之下,主事之上,现已废除。
分字解释
※ "佥事"的意思解释、佥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qián shì前世
- qiǎn shǐ遣使
- qiàn shí芡实
- qiān shì千室
- qiān shī諐失
- qián shí前时
- qián shí前识
- qián shì前式
- qián shǐ前史
- qián shī前失
- qiǎn shí浅识
- qiǎn shì浅事
- qiǎn shì遣适
- qiān shì牵世
- qiān shì佥士
- qiān shǐ迁史
- qiān shí牵时
- qiǎn shī遣虱
- qiān shī签诗
- qiǎn shì浅视
- qiān shì签事
- qián shì钳市
- qiǎn shì遣释
- qiān shí愆时
- qián shí钤识
- qiān shì迁逝
- qiān shì谦饰
- qiān shī愆失
- qián shí潜识
- qián shì前事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佥事”的意思:
“佥事”是中国古代官职名,是明清两代地方行政机构中的中级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佥事负责协助知府、知州等地方行政长官处理政务,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佥事”的解释为:“佥,副也。事,职也。佥事,副职也。明清时,州县之副职,位在知县之下,掌管文书、簿籍等事。”
出处:
“佥事”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在明清两代最为常见。
同义词:
副职、副官、副使、副守等。
反义词:
正职、正官、正使、正守等。
相关词语:
知府、知州、知县、通判、同知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佥事”这一官职较为特殊,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与之相关的故事或典故。但在一些历史题材的网络小说、电视剧中,可能会有涉及佥事这一官职的情节。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明朝时期,张佥事在州府任职,他勤奋敬业,深受百姓爱戴。
相关词语
- yì shì yí wén轶事遗闻
- gù shì故事
- cháng shì常事
- shì jiàn事件
- qù shì去事
- shuō shì说事
- méi shì没事
- lǐ shì理事
- zhǔ shì主事
- huí shì回事
- lù shì録事
- shì zhǔ事主
- liáo shì辽事
- shí shì qiú shì实事求是
- shì yè事业
- jiù shì lùn shì就事论事
- zhū shì诸事
- zhǎn shì展事
- zhǎo shì找事
- zuò shì做事
- bù gàn shì不干事
- wú suǒ shì shì无所事事
- shì qíng事情
- shì yóu事由
- shì yòng事用
- gàn shì干事
- cǎo cǎo liǎo shì草草了事
- shì bàn gōng bǎi事半功百
- fáng shì房事
- zhàn shì战事
- kè guān shì wù客观事物
- bàn shì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