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赋金


拼音fù jīn
注音ㄈㄨˋ ㄐ一ㄣ

繁体賦金

赋金

词语解释

赋金[ fù jīn ]

⒈  交纳税金。

引证解释

⒈  交纳税金。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赋金之州,耗金一岁八百,困不能偿。”

分字解释


※ "赋金"的意思解释、赋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赋金”的意思:

“赋金”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古代向百姓征收的税金或捐纳的金钱。它通常用于描述古代政府对民间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赋”字有“征收”之意,“金”字有“金属货币”之意。因此,“赋金”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应为“征收的金属货币”。

出处:

“赋金”一词的出处较难确定,它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可能出现在多种历史文献、古书中。

同义词:

税金

赋税

贡赋

捐税

反义词:

免税

免赋

赦免

减税

相关词语:

赋税制度

税收改革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关于“赋金”的故事或典故较为罕见。但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中,可能会涉及到古代政府征收赋金的情况。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明朝末年,由于连年战乱,百姓生活困苦,朝廷不得不多次增加赋金,导致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