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áo

刻凿


拼音kè záo
注音ㄎㄜˋ ㄗㄠˊ

繁体刻鑿

刻凿

词语解释

刻凿[ kè záo ]

⒈  刀刻斧凿。

引证解释

⒈  刀刻斧凿。

宋 苏轼 《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尽令属 牛 氏,刻凿纷斑斑。”

分字解释


※ "刻凿"的意思解释、刻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刻凿”的意思:

“刻凿”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用刀、斧等工具在硬质材料上雕刻或凿刻,使之形成一定的形状或图案。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来比喻用心深刻地雕琢或研究。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刻凿”条目解释为:“刻,削也。凿,以锤击之也。刻凿,谓以刀斧等物雕琢物也。”

出处:

“刻凿”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诗经》中就有“斧斤以伐柯,刻凿其肤”的句子,意指用斧头和刀子雕刻木材。

同义词:

雕琢、雕刻、凿刻、雕镂、琢磨

反义词:

粗糙、草率、随便、马虎

相关词语:

刀斧、雕刻术、雕刻品、雕刻家、琢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刻凿”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工匠的故事。例如,古代有一位著名的雕刻家,名叫鲁班,他擅长刻凿木器,制作的家具和工艺品都十分精美,被誉为“木匠之神”。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雕刻家对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心血,他的刻凿技艺堪称一绝,使得这些木雕作品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