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卢


拼音lù lú
注音ㄌㄨˋ ㄌㄨˊ

繁体鹿盧

鹿卢

词语解释

鹿卢[ lù lú ]

⒈  亦作“鹿栌”。古时引以下棺或置井上以汲水的滑车或绞盘。

⒉  见“鹿卢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鹿櫨”。古时引以下棺或置井上以汲水的滑车或绞盘。参见“轆轤”。

《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 汉 郑玄 注:“丰碑斵大木为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后四角树之,穿中,於间为鹿卢,下棺以繂绕。天子六繂四碑,前后各重鹿卢也。”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钟一没于 河,募浮没三百人入 河,繫以竹絚,牛百头,鹿櫨引之乃出。”
《古文苑·王褒<僮约>》:“屈竹作杷,削治鹿卢。”
章樵 注:“鹿卢引綆以汲井。”
明 高启 《题美人对镜图》诗:“晓院鹿卢鸣露井,玉人梦断梨云冷。”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古人谓物圆可转,及形圆腰细者,其音近於胡卢……汲具鹿卢是也。”

⒉  见“鹿卢剑”。

国语辞典

鹿卢[ lù lú ]

⒈  古代的起重滑轮或滑车。用以下棺或汲水。也作「辘轳」。

《晋书·卷一〇六·石季龙载记上》:「鹿卢回转,状若飞翔焉。」

⒉  剑首有鹿卢形玉饰的剑。

汉·无名氏〈陌上桑〉诗:「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明·叶宪祖《易水寒·第四折》:「鹿卢御仗,腰间拔来堪抵向。」

分字解释


※ "鹿卢"的意思解释、鹿卢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鹿卢”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一种绳索,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悬挂弓弦的绳索。它也可以比喻为束缚人的事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鹿卢”条目如下:

```

鹿卢:音庐,音卢。本作“辂”,辂,车辋也。引伸为绳索也。诗疏:“鹿卢,弓弦也。”

```

康熙字典认为“鹿卢”的本意是车辋,引申为绳索,且在《诗经》中指弓弦。

出处:

《诗经·小雅·鹿鸣》中有“鹿卢在田,鱼跃在渊”之句。

同义词:

绳索、弓弦

反义词:

无特别对应的反义词,但可从其功能角度反义,如“无绳”

相关词语:

弓、弦、辘轳、辂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鹿卢”的故事或典故相对较少,但在《诗经》中提到的“鹿卢”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射箭文化,以及当时的生活场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的射箭比赛中,参赛者需要熟练地拉紧鹿卢,才能准确地将箭射出。

综上所述,“鹿卢”在古代汉语中是一种绳索,特别是用于悬挂弓弦的绳索,同时也可比喻束缚人的事物。在文学作品中,它常常与古代的射箭文化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