粢醍


拼音zī tí
注音ㄗ ㄊ一ˊ

粢醍

词语解释

粢醍[ zī tí ]

⒈  浅红色的清酒。

引证解释

⒈  浅红色的清酒。

《礼记·礼运》:“粢醍在堂,澄酒在下。”
郑玄 注:“粢,读为齐,声之误也。”
陈澔 集说:“粢醍,即《周礼》醍齐,酒成而红赤色也。”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关社引》:“但神立三才,聪明正直,寧望下土粢醍之报。”

国语辞典

粢醍[ zī tí ]

⒈  以黍稷酿制的酒。

《礼记·礼运》:「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
唐·孔颖达·正义:「粢读为齐者,案尔雅云:粢,稷也。作酒用黍不用稷。」

分字解释


※ "粢醍"的意思解释、粢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粢醍”:

意思:粢醍(zī tí)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酒,由糯米制成,味道甘美。在古代文献中,它也指未滤清的酒。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粢醍被解释为“酒也。以粢为之,故曰粢醍。”

出处:《周礼·天官·酒正》:“酒正掌酒之政,辨其苦甘,辨其厚薄,以待祭祀之酒,粢醍之酒,醴酒之酒,酒之酒,酒之酒。”

同义词:酒、醪、醴

反义词:无特殊反义词,但与酒相关的反义词有“无酒”、“戒酒”等。

相关词语:酒曲、酒肆、酒令、酒席、酒香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在古代,粢醍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酒,常常出现在宴请宾客的场合。关于粢醍的故事较少,但可以想象,它可能出现在古代贵族或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用来形容酒的美味或是表达欢聚的喜悦。

用这个词语造句:

“宴席上,主人斟满了上好的粢醍,宾客们举杯畅饮,欢声笑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