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ì diào
注音ㄐ一ˋ ㄉ一ㄠˋ
繁体寄調
⒈ 旧体词曲必须依照一定的调式进行写作,称寄调。亦借指写作上模仿其他作品的形式。
⒈ 旧体词曲必须依照一定的调式进行写作,称寄调。亦借指写作上模仿其他作品的形式。
引李广田 《马凡陀的山歌》:“《公共汽车抒情诗》是寄调 西蒙诺夫 的《等待着我罢》。”
词语“寄调”的意思:
“寄调”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寄寓调情的意思,通常用于描述男女之间通过书信、诗词等形式进行情感交流的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寄调”并没有直接的解释,但根据其词义,可以推测与寄情、寄托情感有关。
出处:
“寄调”一词的出处不明确,但根据其词义,可以推测其起源于古代,在诗词、书信等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
同义词:
寄情
寄意
寄怀
反义词:
忘情
忘意
忘怀
相关词语:
寄托
寄语
寄望
寄情山水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寄调”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才子佳人通过诗词传情的故事,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就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寄托。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喜欢用诗词与远方的心上人寄调,表达自己对她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