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shī

致师


拼音zhì shī
注音ㄓˋ ㄕ

繁体致師

致师

词语解释

致师[ zhì shī ]

⒈  挑战。

引证解释

⒈  挑战。 《逸周书·克殷》:“周 车三百五十乘陈于 牧野,帝辛 从。

武王 使 尚父 与伯夫致师。”
孔晁 注:“挑战也。”
《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掌致师。”
郑玄 注:“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
《新唐书·尉迟敬德传》:“令 敬德 执矟,略其垒,大呼致师。”

国语辞典

致师[ zhì shī ]

⒈  挑战。

《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掌致师。」
汉·郑玄·注:「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
《史记·卷四·周本纪》:「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

分字解释


※ "致师"的意思解释、致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致师”的意思:

“致师”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送老师、拜师学艺或者指教师教诲有方,使学生受益匪浅。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用于表示对某位老师的尊敬或感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致师”条目解释如下:

致师,送师也。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出处:

“致师”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上》,“致师”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并不频繁,但《礼记》中提到的“致师”是指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同义词:

拜师

求教

师从

授业

反义词:

辍学

弃师

漠视教育

相关词语:

师道

师资

师承

师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致师”的故事,可以提及中国古代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孔子在《论语》中提倡“有教无类”,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收徒无数。他的学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为了各领域的佼佼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孔子对颜回的教育故事被后人传颂为“致师”的典范。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恩师以博学多才、耐心细致著称,深受学生们爱戴,我们全班同学都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可以说他是我们心中的致师。